为什么很多美国人保持单身生活?

发布时间:2015-09-29浏览次数:58

    在以往单身生活被认为是失意落魄之人才会过的,可是在21世纪,这一生活模式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其中的原因与真正的追求,众说纷纭。

    秋夜的夜空星星闪烁,每年春天来临的时候天空中就会增加许多美丽的星星:这里有浪漫的爱情故事,还有漫步于星空下的情侣,他们都幻想着拥有真正的爱情。他们并不是那些平庸的人。她沉着冷静,是职场中成功的单身女性。而他则是敏感机智,富有创造力的单身男子,拥有一套宽敞的大房子。尽管他们身上的光环如此炫耀,却丝毫不能减轻他们与日俱增的寂寞。他开始学习烹饪。她开始收集旧唱片。他开始沉醉于喋喋不休的自我迷恋中。她开始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最后她最好的朋友,有可能是她离异的母亲,告诉她不该再这么下去了:这样是在挥霍她的黄金时期;这样下去她最后将孤老终身。他有一个拥有强键体格的好友,住在城市的另一端,他妻子的名字是Debbee, 他向他兴奋地叙述着婚后生活的种种乐趣。可是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当影片的第一幕即将结束时,女主角还是处于对浪漫爱情的憧憬中:慵懒地躺在沙发上,穿着睡衣,把第三杯酒也一饮而尽,然后在一个大盒子中翻找Dreyer的碟片。她看的还是以前看过的那部电视(他的咖啡桌上的威士忌已经喝了一半,腿上放着中餐馆的外卖),看到这样的场景会令我们身处浪漫的氛围中,可是屏幕上的人物却又是另一种感觉了。他们很孤独;他们的生活黯然无光。他们看的电影是一些战争片,战火纷飞,诸如入侵波兰之类的场面。

    不过当代生活中人们对于单身的看法有所不同,因为导致单身生活的因素更多样化了---经济上的稳定,精神上的独立,为生活中的柴米酱醋所需的开销----这些都是我们的文化背景所看重的东西。最近的人口统计调查表明,单身生活不但不会在我们这一代人中越来越少,反而还会增加,1950年时,美国有400万人单独居住。如今,这个数字已经是那时的8倍了,将近有3100万人。现在美国人结婚的年龄越来越往后推迟(男性首次结婚的平均年龄是28岁),还要考虑到婚姻的不稳定性(现在有一半的夫妻最后都离婚了).如今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是单身的,将近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只有一个家庭成员,还有50035岁以下的成人保持单身。这些数据多少帮助我们了解现在的结婚率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Ric Klinenberg是纽约大学的社会学专家,过去几年他都在研究单身问题,他的新书《走向单身:独身主义的崛起与诱惑》中,他通过描述被现在这种潮流所困惑的主人公来阐述他的主题思想。Klinenberg为写第一本书《关于1995年芝加哥的热浪》做调查时,首次注意到单身现象呈上升趋势。在那次极端高温天气中,几百名独居的人死去,他们去世的直接原因并不是高温,而是因为他们的独居生活使他们缺乏必要的救助网络。Klinenberg写道,“一位定期拜访独居者的城市调查员称他们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社会群体,孤独地活着,孤独地死去,’他们是如此的悄无声息。”

    他们的采访对象包括以各种形式独居的人们,有在疗养所的,敬老院的,主要采访区域在以下7座城市:Austin, Texas; Chicago; Los Angeles; New York; San Francisco; Washington, D.C.; 还有 Stockholm

调查结果令人吃惊。Klinenberg发现独居并不是一种偏离的社会现象,而是自由主义主流思想的一种集中表现。妇女解放,人口城市化,通讯高科技化,寿命延长---这四个趋势使如今这个时代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这些都助长了单身生活的流行,妇女不再面临照顾孩子与做家务的压力,她们可以更专注于工作,可以自由选择结婚与生孩子的时间,如果她们觉得婚姻不快乐,也可以选择离婚。“社交革命”从最初的电话到现在的脸谱,这些都使社交生活与独居的界限不再存在。都市文化侧重于迎合单身人士,无论是社交生活的多样性,还是社交的场所:健身房,咖啡厅,快餐店,自助洗衣店,所有这些都令单身生活也可以变得很简单容易。由于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人类寿命延长,这也增加了独居老人的人数。2000年为止,62%的丧偶老人独自生活,这个人数在今后只会增多。

独居问题从最初的人口统计结果演变成如今的社会问题,其原因是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一般来说,人们独居是因为自己的意愿呢,还是无奈的选择呢? Klinenberg从其中一个角度来说明独居是“有益处的”;这样我们可以“自己选择真正需要接触的人。”不过他说的大多数人并没有从独居生活中受益,也没有与其他人有活跃的交流。他们大多有不安全感,虽然他们为自己拥有的自由而骄傲,却奢望与人交流,他们的心情很复杂,焦虑,调侃,自满,还有一点点恐惧---总而言之,即使不是独居的人,也能一眼看出他们那种复杂的心情。

    举例看下,Kimberly是从事电影业的纽约人,她在30岁之后因为独居,从而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她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可是晚上她只能以看电视连续剧来麻痹自己的神经。她告诉Klinenberg,“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现在的生活与大学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人们不会来随意串门了。”

    当她决定买一套房子时,她决定以后一直都单身。她开始调整心态,在家里举行聚会,当自由职业者,尝试网上约会,并且联系了“自愿单身妈妈协会”,这是为希望领养孩子的单身女性提供帮助的一个组织。这是重新认识自我价值还是放任自我呢?Kimberly坦言,”我不想把自己孤立起来。 我希望我能与同伴或爱侣一起做些事。“她说,单身生活带给她幸福的部分原因是她不会因为落后而感到惭愧。

    还有一些人是因为经常搬家而保持单身。我们见过Justin,他大学毕业后来到纽约,当他发现一个人住很难认识人后,他就搬去与朋友一起住。当Justin越来越不需要他的朋友们认识更多人时,他就越感到与他们住在一起很不自在,占用他的空间,干扰了他的私生活(“当你带女孩来家里时,不仅仅是女孩子会介意室友的存在,室友也会介意女孩子来家里”),让他的生活质量大受影响。之后他就一直一个人住。

    很多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从小就被告知应该过怎样的生活,用他们自己的人生规则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Klinenberg称这种信念为“狂热的个人主义\"--这也许是最接近美国文化的一种理想,而很多单身人士也是在基于这样的理想上塑造他们的生活的。如果你很有抱负,要在职场辛苦打拼,那么保持单身才是实现目标的最好方法。那些单身人士来去自由(他们可以因工作需要而随时搬家),工作时间也更加灵活(回家也没有人给他们准备晚餐)。他们在经济上也更具自由性,因为没有其他人依赖他们的收入而生活。 他们可以随心所欲,不受拘束。对于有着雄心壮志的年轻人来说,过早地建立家庭将是一种风险:如果对方并不具备那种往上爬的内质,那么自己也将受到牵连。Klinenberg认为,“新一代年轻人有着很强的事业心,所以20多岁与三十出头的年龄并不是结婚成家的合适时机。”

    Klinenberg的研究表明我们之前对于独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了。单身生活不再是 被社会遗弃的表现,而是通往成功的道路,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规划自己的生活与工作。此外,单身人士并不会因为单身而寂寞,反而单身可能对社交生活有促进的作用。单身生活本质上来说是从自己利益出发的:要保证自己能维持生活,大的方面是经济上的,小的方面是生活琐事上的,所有这些都需亲历亲为,很多情况下,就没有那种家庭成员需要承担的共同责任,寂寞的单身生活与之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从个人来说,这可能是件好事。可是从全国大范围来说,这就成为一个问题。一次很有历史意义的研究《走向单身》(2000年),哈佛大学政治学家Robert D. Putnam注意到三十年来一种不可思议的下降趋势,他称之为“社会资本”:把人们维系在一起,通过共同努力完成目标的互相支持,互相影响的纽带。他经过调查发现,很多事情都在逐步淡化,从家庭教师协会人员减少,到越来越少的晚餐聚会,牌桌游戏,他评论中的主题思想是公众参与率越来越低。19731994年间,在当地任何组织中扮演领导者角色的人数下降了一半以上。35岁以下的报纸读者人数在那段时期也呈下降趋势,同样的还有参加选举的人数。为什么会这样?Putnam认为是二战后的那代人,他们的文化观念开始变化;有更多可以独自一人享受的消闲方式增多(比如电视);还有小范围上的出行方式的变化,而2种职业带来时间上的限制,或是单亲家庭的增加都是单身家庭增多的原因。他写道,“因为科技发展,经济形势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前老的社会关系在慢慢的削弱甚至不复存在。”

    从另一方面说,Putnam认为,个人主义思想不仅导致现代人单身人数增多,也使得公众机构越来越少。 Klinenberg对于单身生活持乐观态度,因为他对科技带来的社交影响持乐观态度,然而Putnam却不同,他相信网上社交不能弥补与人相处的社交技巧,只有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才能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他指出社交技能是网上社交生活的前提,而不是网上社交所产生的影响;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对应的人---网友“在杂货店里偶然相遇”是不可能的,网上社交是不真实,不诚实,甚至是怪异的。更何况“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迫使我们面对不同的情况,无论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是否是千变万化的。”人们已经没有习惯去维系友谊或是与别人的联系,而这些都是你最需要帮助时可以救你的东西。科技的发展使我们不再感到很孤单,可这并不表明我们是否真的不再孤独。

    《走向单身》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从那时先进的科技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然而在科技时代中,Putnam更加担忧。最近出版的几本书重申了在脸谱当道的年代人们所应担心的东西。其中一本是《孤独地在一起:为什么我们对科学的期待大于对人的期待》,该书由麻省理工学院哲学家Sherry Turkle所著,书中分析了电子时代带给人们的东西。她认为科技并没有使人们联系得更紧密,而且”网络世界“使人们越来越疏远。

    Turkle并不迷信于科学技术。她的前两本书《第二个自我》(1984年),《屏幕上的生活》(1995年),已经展望了未来的电子社交生活将是怎样的。 从那时候她就开始研究这方面的问题。现在,孩子们用发短信代替打电话,成人们在演讲时还在 回复电子邮件,玩 Furbies游戏,还有最近的一本名为《与机器人相爱并做爱》的书,这些都令她感到不安。她认为科技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使人们远离了社交生活,让人们在独处时也能找到精神上的寄托。她写道,“如果真的想体验寂寞的感觉,你必须自己管住自己。很多人发现因为有了网络,即使在湖边,海边,或徒步远行时,他们都没有寂寞的感觉。”

    Turkle的研究表明用科技维系社交只是一种选择而已。可是其它的选择呢?在其它类似的几个调查中,她希望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共处:仪式,愉悦与合作的技巧》一书中, Richard Sennett认为合作是一种技巧---现在每个成人都必须学会的技巧。他担心因为在工作的场合,在学校,各种互动的有促进作用的交流技巧越来越不受到重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就缺少了这一方面的培养。他写道,“现代社会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性格,这种性格的人不能适应复杂的,有难度的社交场合,他们索性选择不参加。这是非常典型的一种性格,幸而只有这一种--那么如果Swnnett要在不合适的场所寻找那种合作,那又会怎样呢?《共处:仪式,愉悦与合作的技巧》这本书谈论的是关于复杂有效的合作问题,这在百科全书中是没法找到的。

    我们已经习惯了使用电子工具,所以问题不再是我们是否该使用电子科技来减轻自己的孤独感。问题是该如何来做。去年10月的一天,一位名为Jeff Ragsdale的纽约人,他最近运气不好,然后在曼哈顿发传单。上面写着“如果有人想说任何事,给我电话。”他在上面印上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一天之内他就接到了100多个电话与短信。当人们把传单的照片拍下来,放到Reddit.com网站(1个社交新闻网站)上后,他每天接到的电话有700个,短信有1000多条。这个事件所带来的正负思想可以在新书《Jeff,一个孤独的人》中找到,该书的编者是David Shields 与 Michael Logan。与Jeff联系的人有悲伤的人(“我是绝望部部长”),有已订婚的人(“我还没有恋爱,我爱爵士”),有烦恼的人(“我受打击太大了。现在我想去财务部门工作”)。不过还有很多很可怜的心情表露,如下爸爸打了我,姐姐还有妈妈,他最后被警察抓走了。他坐牢了,然后去精神病院了....我在很多收养家庭呆过。他通过脸谱想联系我,不过我没有理他....17岁那年我想吃很多安眠药自杀。救护车来了,把我送到医院。还有:我当了9年兵,然后在心理康复中心的X光放射处工作。在那里我已经对人类失去信心了...一个晚上我喝了12瓶酒。当一个无家可归的人进来时我完全垮了。他的头发里满是虱子,他往头发上倒了很多酒精,然后点燃了一根香烟。他呼的吹了下。

    Turkle认为这种类似的心灵坦白是逃避矛盾的一种方式:把自己的不幸与秘密告诉陌生人会更容易接受(或是很多陌生人),会使自己好受些,如果找自己实际生活中认识的人袒露自己的悲伤则不是那么容易。不过并不是在电脑流行的年代才有这种向陌生人诉说的行为,Jeff的行为与神父或是心理咨询师工作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Jeff 是没有受过任何培训的。打电话给他的人明白这一点。而且有很多人在这之前已经向专业人士说过自己的心里话,他们现在想把这些话说给愿意听的人,这个人并不能从实质上给他们提供建议,不过这个人能明白他们心里的感受。这也许能有些帮助。事情其实是这样的,在家里觉得孤单的人通常会联系朋友,去书店转转,去咖啡店工作,接受同住者,在 OKCupid约会网站注册,并且跳法国新式舞蹈 Tecktonik。他们做一切 Klinenberg书中男主角 Kimberly所做的事情,让他们的生活中融入更多的人。他们发短信给Jeff.他们已经好几个月独自面对着咖啡桌了。

    来自于生活中真正的危险是更具体的东西。Klinenberg曾经尝试过独自一人的试验---他在研究中所告诫人们的是很基本的东西:当灾难来临时,这是非常糟糕的情况。因为没有人在一起,独居者将得不到救助。这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突出,他们通常因为配偶去世而独自一人生活,他们的健康风险与其他意外风险就比较大。

    对于这种情况,Klinenberg提供了很多建议,有些比较合理(他建议最好有基金组织机构能为老年人提供看护人员),有些则不可行(他希望有机器人能应用到生活中)。不过即使避免独居,老年化问题也没法得到缓解。这十年中,60年代时经历过思想解放潮流的成年人将进入老年人的行列---他们是婴儿潮的一代人,他们要享受养老金。同时,有很多老年人自己选择独处,他们觉得这是他们的个性使然,可以使自己生活更自由。那么照顾老年人的道德标准也要改变一下了。如果妈妈独自一人生活得很好,很舒心,这样已经有40多年了, 那么当她记不起来要付燃气费的时候,社会该有责任让她与别人同住吗?或者这对于她是一种人生上的侵犯吗?

    Klinenberg告诉我们Dee 的事情,她是一位90岁的寡妇,在过去的29年中,她一直独自居住在Harlem公寓中,并打算一直住下去。她看上去神志清楚,说,“这是我的房子。到敬老院去住,或其他什么地方?---有人看护的地方。我可不愿意那样去想。”如今,这位固执的独居主义者看似与她同年龄或同一代人完全不同;可是再过30年,就可能成为一种很正常的事情。就像社会学家所表明的那样,我们喜欢过独居生活主要是因为这也表明了社交上所取得的成就。而由于独居遭受痛苦的人们则是从一开始,就需要别人给予很多照顾的人。不然,我们就无需担心那么多了。独居的最优雅之处在于,还有其他很多人也是独居的。丧偶的男人可以在俱乐部或教堂找到朋友。单身母亲也有一群可以帮助自己的人。甚至追寻浪漫的男女主人公也找到了真爱,赢得陌生人的阵阵掌声。他们不再孤身一人,故事还在继续。不过他们从来就不曾孤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