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已过,“野性消费”的你,哭了还是悟了?

发布时间:2022-11-16浏览次数:10

shopping on 11.11

双十一接连疯狂几日,令人眼花缭乱的满减折扣活动占据各大平台,更有各路神仙用高等数学计算最优惠的商品组合。你是否也在李佳琦的一声声“要来咯!”中迷失自我,陷入“野性消费”的陷阱呢?


揭露消费陷阱

试问,“你在购物的哪个阶段感觉最开心呢?”

或许在疯狂消费后,下单一时爽的激情减退,只留下一地鸡毛。对此,我们是否曾冷静下来问过自己:我所追求的是这个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还是购买这一行为所带给我的快乐呢?

或许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在通过购物这一行为排解压力。我们在购物的过程中产生愉悦感,通过对自身已有资源的支配来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以对抗生活中不可控造成的不安。这样将幸福与满足感寄托于产品的心理往往是导致“野性消费”的一大原因。

购物界也有美杜莎


夜间消费陷阱


调查图表可见,在晚八点至十一点时网购交易量到达顶峰。这同样也是冲动型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心理类型包括习惯型、理智型、选择型、冲动型、想象型。)容易落入消费陷阱的时间段。双十一将大部分活动集中在晚八点不仅是因为这是消费者一天中最空闲的时间,更是利用心理学这一催化剂推动消费的产生。

狄德罗效应


又称为“配套效应”,由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这一心理极易引导人们消费并不需要的高额奢侈品,为了配一件衣服而买了鞋,又为了配上鞋而买手表。联系“登门槛效应”来说,当人们习惯于某一水平的消费后,稍超出正常水平的消费将变得易于接受,随之而来的就是最高接受上限的不断提高,这就导致了不理智消费的产生。


社会氛围陷阱


在现代工业化社会,我们是否曾静下心思考:这些真的是“我所需要”的吗?社会在资本的驱动下创造出产品,并营造“需求氛围”,精美的广告、抓住人心的宣传文案以及所谓的“大众趋势”都作为一种无形的压抑使人们被迫的接受了这样的一种“虚假需求”,变相的引导了消费的产生。

这对应了赫伯特·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论述的“单向度的社会”。在发达工业社会里,人受到新的压迫,使之屈从于社会强加给他的生活方式。人自身的需求,也取决于主流价值观是否认为它是值得向往的和必要的。

示弱营销


中国人骨子里就有同情弱者的血液,鸿星尔克、白象、蜂花三个就是典型的“示弱营销”案例。无论是拒绝日资入股雇佣残障人士的白象、默默捐款五千万的鸿星尔克还是物美价廉的蜂花,展示给外界的形象都是“我努力了,即使没有好结果但我仍坚守本心”的弱者形象。这样一来,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正面形象的代表。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兹曾提出态度功能理论,即态度驱动社会行为。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大量消费者不惜“野性消费”也要支持他们了。

温馨

提示

消费固然愉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复苏,但若超出个人经济承受范围,则会成为破坏和谐生活的利刃。


树立正确消费观

打败“野性消费”


01

认识自我,理智消费

当下时代,社会氛围在电子信息的推动下加速发酵,多数广告顺势借人们的从众心理“创造焦虑”引导消费。作为典例,“A4腰”“筷子腿”的风靡一时推动了减肥产品的销售,人受到社会氛围的压抑,只能通过消费这一行为迎合社会大流,这样不出自人自主的需求就是“虚假需求”。此类消费不仅会加剧“虚假需求”的增长,更是对个人的一种透支,对此,我们应该加以辨别,追求合理的而非社会强加给与的需求,避免落入“野性消费”的陷阱。

02

理性消费,拒绝攀比

2007年开始奢侈品消费最低年龄由35岁下降至25岁,随着消费“年轻化”趋势,攀比心理的影响也逐渐扩大,出现了大量不合理的“野性消费”。但这些借高额消费展示自身价值的行为终究是表面的,我们应专注内心的精神世界,努力提升自我,从而获得更为可贵的内在品质。认清这一点后我们便能杜绝“攀比心理”,冷静应对狄德罗效应,成为自己的主人。

03

合理规划 适度消费

我们自身也可以做出行动拒绝“野性消费”,例如:提前划分用于生活、娱乐、个人发展等不同用途的消费,减少在某一方面的过度开支;或养成记账的习惯,便于在月底总结时清晰的反应出消费占比,从而为下一月更好的安排。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避免超前消费的常规化,合理规划并最大程度的减少不合理消费,飞出“登门槛效应”的窠臼。

04

理性消费

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拥有合理判断的能力和自控力也是大学四年的一门“隐藏必修课”,相信在这场疯狂之后屏幕前的你无论是哭是悟,心中都有了自己的反思和总结。当消费陷阱再次“敲门”时,我们便能将“野性消费”拒之门外。


更多的话题,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来与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