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娃娃叫小慧,今年24岁,是一个25岁的女孩子的。
这个娃娃名字叫熊头,今年27岁,是一个34岁的男孩子的,每天把它放在床头看着它。
这个娃娃叫牛牛,今年25岁,是一个27岁女孩的,和男朋友分手之后抱着它哭了一晚上。
······
在退休工程师朱伯明的“玩偶医院”里,破旧的娃娃数不胜数,甚至还保存着上千份被修补娃娃的“病例”。每个来找朱伯明修补玩具的人,都有一段或温暖、或悲伤的故事,有的玩偶,承载了主人回不去的童年;有的玩偶,承载了陌生人的善意;有的玩偶,是亲人间的纽带;有的玩偶,是主人唯一忠诚的小伙伴。
或许玩具娃娃只是一个表象。每个人的人生当中都有这样的经历,把一段往事、一段回忆、一种情感深深的投射在某一个老物件的身上,一张老照片、一个老怀表、一件旧衣服。这就是所谓的旧物情结。
旧物中有故人的脸,有岁月的惊喜与不期而遇,旧物中藏着自己生命的逻辑。正如李宗盛所说:“留下旧东西不是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所留对象蕴含的记忆当然也不会全然尽是美好。多年以后审视摩挲旧物对我来说,往往意味着自己与人生某些部分的和解与释然。”人的情感总是在找一个物品寄托,就像灵魂要找一个躯体。通过旧物找寻记忆、安放情感,会发现,生命是短暂的,却可以借此无限的延续下来。
谁的人生当中没有几件珍爱之物?一个又一个的有关珍视二字的故事,在这些经历了岁月洗礼的娃娃身上再现,寄托的正是他们的主人对某一段时光、某一段生命中的爱与温暖的深深的珍视和依恋。也正是这些珍爱、珍视这样的字眼,使人的内心对美好的渴望永不止息。
生命某一时刻那个时光的样子,借助旧物,可以永远定格在那个时期,成为内心的珍视。而珍视人们的珍视的人,借助旧物,打开一个一个人心里的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