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轻拂,转眼间,距离开学已过去近一个月,但似乎身边的“开学焦虑”仍在蔓延?例如,有意躲在寝室里逃避社交,或面对群聊里热闹的聚餐邀请欲言又止,亦或是上课时总是心不在焉,听不进老师讲课的内容……那么,这种焦虑感究竟从何而来呢?就让我们追根溯源,一探“开学焦虑”的缘由吧!
一、假期习惯的改变
假期时候的我们,可能是穿着睡衣追剧的“宅神”,也可能是和好友打游戏到深夜的“夜猫子”。但开学后,“早八”的闹钟、小组作业的Deadline、社团活动的任务,给我们的生活调成了“倍速模式”。这种节奏的剧烈切换,致使我们大脑的“社交耗能”迅速飙升。
(来源:奇域ai)
二、生活的环境的改变
离开了家里舒适的大床,回到了集体生活的寝室。新学期的教室、陌生的选修课同学,都可能让我们出现焦虑。因为“社会适应理论”指出,人类成员会根据外在环境的变化建构起迎合环境要求的行为模式,环境和个体的关系越是紧张,个体就会越快、越熟练地操作迎合环境的需求(陈建文,2010)。
三、频繁陷入“自我关注”状态
我们总会在社交时不自觉地担心说错话、害怕表情失控、反复揣摩他人的反应,把自己放在聚光灯下,无限放大每个细节。但其实那些让你彻夜难眠的“社死瞬间”,在旁人眼中只是转瞬即逝的背景杂音。越是担心“不被喜欢”,越容易因紧张而显得笨拙(李昳,2018)。
(来源小红书作者:Shrimp)
其实,“开学焦虑”不是“性格BUG”,相反,它是一次促使我们成长与提升的绝佳机会。面对这份情绪挑战,我们不必紧张,勇敢迈出步伐,尝试以下几个方法来缓解它。
1
用惊喜感冲淡焦虑,试试“开学盲盒”计划
提前为自己准备好一些盲盒,在每个盲盒里放入一件开学后的小期待。尝试认识一个新同学,送给自己一本手账本,或者去看一部一直没有去看的电影。将开学未知的焦虑转化成拆盲盒的乐趣,用具体的事情替代模糊的担忧。
2
探索学校的未知事物,把适应变成游戏
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去探索学校的未知事物。用手机拍摄角落里的有趣涂鸦、食堂最受欢迎的窗口、图书馆阳光最好的座位,制作成“校园藏宝图”。通过游戏化的探索,缓解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感。
3
给情绪一个出口,进行“焦虑转化仪式”
把焦虑写在纸上撕成碎片,再写下三条新学期期待发生的趣事,贴在显眼处。将抽象的焦虑转化为可操作的趣味行动,让心理调适过程更具有体验感。
(来源小红书作者:伊米YIMI)
就让我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用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的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新篇章吧!
END
文献参考:
[1]陈建文.论社会适应[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01):11-15.DOI:10.13718/j.cnki.xdsk.2010.01.003.
[2]李昳,陆桂芝,金童林,等.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关注和人际需求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32(03):259-264.